当前位置:主页聚焦 > > 正文

我国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轮锚地液化天然气加注

时间: 2023-08-04 12:21:31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中国海油4日发布消息,我国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3日在广州港锚地,成功为全球最大吨级双燃料超大型油轮提供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我国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产业步入世界前列。

“海洋石油301”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自主管理运营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此次经过个小时,成功为32万吨的双燃料油轮“马兰狄俄涅号”加注约6500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据中海油广东水运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市场商务部经理叶荻介绍,“此次的加注量可供该船连续航行超10000海里,可覆盖广州到欧洲的往返航程。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超大型油轮进行锚地加注,相较于码头加注不同,锚地加注的作业环境更为复杂,对操作管理、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

近年来,为降低船舶排放污染,全球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运输船舶市场发展迅猛,数量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在运营远洋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有346艘、订单达513艘。2022年全球新建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订单占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数的81%。


【资料图】

液化天然气作为含碳量最低的化石燃料,与传统船用燃油相比,可实现硫氧化物零排放,氮氧化物减排90%,二氧化碳减排25%,每年燃料成本可降低30%左右,兼具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适合国际远洋船舶运能大、运距长的需求,受到广大船东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新造船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以满足船舶减排要求。“马兰狄俄涅号”所在的希腊马兰油轮管理公司操作总监乔治·阿斯特罗斯表示,该公司一直在寻找替代燃料的解决方案,而液化天然气现在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国际远洋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液化天然气船舶加注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国际船舶通常航线较长,燃料补给的安全性、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供应服务成为国际海事服务组成的重要部分,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的重要指标。

2022年以来,国内多家能源及港口企业纷纷行动,在深圳、宁波等各大沿海港口建成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并成功实施多次加注作业,使我国具备提供规模化国际远洋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服务的能力。

“对于马兰油轮来说,中国是我们开展业务往来的国家中最大的一个,在中国加注是一种战略能源供应的解决方案。中国海油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他有能力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乔治·阿斯特罗斯表示。

在加快沿海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能力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内河航运清洁化发展。去年9月,工信部、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增加液化天然气、电池等绿色动力船舶,降低内河船舶污染排放。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加注船,全面掌握船对船、加注站对船、槽车对船及燃料换罐等多种加注技术。

中国海油气电集团船舶业务部业务推广与实施经理程林告诉记者,作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商,中国海油已建成3座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并在珠江流域、近海区域等地建成投运13座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推动液化天然气清洁燃料在国内水运行业的推广应用。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加注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2030年将达到3000~4500万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天津、厦门、海南等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链条,推动构建区域性船舶液化天然气燃料应用生态,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我国完成首次超大型油轮锚地液化天然气加注

中国海油4日发布消息,我国首艘、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2023-08-04

一图了解丨暴雨过后饮食安全指南

近日,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袭击。强降雨过后,伴随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

来源:京报网2023-08-04

成都PX群体性事件反映的是(2008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

当前大家对于2008年成都市反对PX项目事件都是颇为感兴趣的,大家都想要

来源:互联网2023-08-04

小人书收藏入门:如何在100元以内找到值得收藏的珍品?

。,你能够增加自己的收藏选择和机会。记得始终保持对小人书的热爱

来源:个人图书馆-小戳爱收藏2023-08-04

强化科研实力 助力企业高质量生产

(浦帆)在近日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试剂展览会上,上海

来源:中新网上海  2023-08-04